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74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美国汽车业三巨头的病症和出路

[复制链接]
749 0
美国有三大巨型汽车制造业企业,即福特、通用以及克莱斯勒。它们是超过一个世纪的美国标志性品牌,堪称百年来美国工业荣耀的象征,也是美国中西部多个州的支柱产业。然而近期,“三巨头”却急走下坡接连亏损,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前几日,“三巨头”的总裁赴华府参议院作证,求讨25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紧急贷款,希冀能靠政府注入巨资,助它们挨过危机。鉴于“三巨头”面临的困境,美国政府是否应该施以援助?这在共和与民主两党、参众两院,及现任与候任总统之间引发不同看法,也在美国国内引发民众瞩目和激烈争论。

“三巨头”究竟缘何陷入危机?美国政府为何不愿像救“两房”(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和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那样,对它们迅速伸出援手呢?细究起来,既有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因素,也有其企业自身的内部问题。

从外部大环境来看,油价飙升和金融危机对美国汽车业打击很大。过去几年直到今年7月,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一度持续攀升,令美国汽油价格一度走高。高油价让消费者对“三巨头”生产的高油耗型汽车望而却步,而把目光转向日本、韩国等国汽车企业出产的低油耗车型。从9月中旬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又使得美国民众消费意愿下降,以“三巨头”为龙头的汽车销售市场随之出现萎缩,成为金融危机向美国实体经济蔓延的一个典型例证。

除掉外部因素,“三巨头”今日走向衰弱更有其鲜明的自身原因。

首先,“三巨头”这些年来的企业成本不断上升,职工福利过于丰厚,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包袱。“三巨头”实行高福利的工资模式,其工人时薪数倍于丰田、本田等日本汽车公司在美国工厂的水平。同时还背负着沉重的退休金和医疗福利负担,后者的支付对象包括雇员、退休员工及其家属,费用每年高达数百亿美元。这使“三巨头”每部车的生产成本平均比同类产品高出约2000美元。

其次,“三巨头”各自的内部产品结构及品牌、销售策略相当不合理。“三巨头”在销量不大的品牌上也投入高成本的人财物力,用于研发和营销,譬如,通用在过去四十多年里对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从超过五成下跌到了两成,却维持着八个品牌。此外,“三巨头”每家均有好几千家经销商,过于庞杂的经销网络不利于节省广告、库存和服务方面的费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丰田、本田则将精力集中在两三个主打品牌上。

此外,“三巨头”对汽车市场的变化反应迟钝,不能随着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产业方向。19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之后,欧洲和日本相继推出了低耗能型汽车。但“三巨头”三十几年来却将公司的资源集中于出产大型汽车,还将汽车越做越大,而它们的日本竞争对手却利用研发小型节能汽车,实现了产品升级和超越。“三巨头”遂在与其他国家汽车业的竞争中频频处于劣势。

由是观之,多年来的一系列错误决策导致“三巨头”陷入今日的窘境。可以想见,若美国政府见死不救,任由它们破产,将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但美国政府若用纳税人的钱来挽救这些失败的汽车企业,不但有失公平,而且效果堪忧,甚至会出现更糟糕的局面。

因为,“三巨头”会将那些钱用在偿还过去的非生产性义务上,比如支付过于丰厚的退休金等,不会用在新产品的研发上。这样无助于目前处境艰难的美国汽车业实现产品转型。并且,此种拯救方案也将会创下不良先例,使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今后自然都会想到,去华府求助政府的资金支持。

况且,至今“三巨头”也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整顿方案,再给它们大笔资金,无异于让它们继续甚至扩大过去的失败路线。在节能、降低成本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市场竞争的结果表明“三巨头”已经落伍。它们需要适应市场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消费者的观念,企业自身需要重组。或许,破产是“三巨头”一个更好的选择。临时的巨资救济,只能让其苟延残喘。

而目前已进入破产程序的几家美国航空公司,经过破产重组,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从前萎靡不振的美国民航业正在焕发生机。

故此,美国政府应当等“三巨头”申请破产保护后才开始实施援助,在它们的重组过程中提供协助。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中,这么做不但符合情理,也是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

关注

76

粉丝

382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20 06:38 , Processed in 0.020268 second(s), 2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