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9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选择结扎的丁克小伙:被孩子束缚一生 不如环游世界

[复制链接]
299 0
                       
有人这样评价:丁克要么是对生活过于乐观的人,要么是对生活过于悲观的人。

丁克家庭谈话录:为何不生子

一个正常人都会想要孩子的。

得有孩子,祖辈传下来的。

不生孩子还行啊?不生孩子将来中国给谁呢?

当街上的大爷大妈被问到是否应该生孩子这个问题时,答案非常一致。多生、生男、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



但今天,这一点逐渐在改变。

2016年1月1日,中国开放二胎政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2016年和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和1723万人。这一数值远低于原国家卫计委2023万至2195万的预期。

二胎政策没有像大家所期待那样奏效,显然中国的低生育现状已经毋庸置疑,生育率降低在全球范围内都成为了一个问题。



总和生育率反映女性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总数。对已发展国家来说,如果要维持当前人口水平,总和出生率应达到2.1。

也就是说,世界一个育龄妇女需要平均生育2.1个孩子。但2017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6,美国1.87,英国1.88,日本1.41,韩国1.26。根据韩国统计厅数据,韩国2018年总和出生率仅为0.98,刷新了历史最低值。

人们的生育意愿越来越低,很多家庭减少生育孩子的数量,育龄女性推迟生育计划,甚至有一部分人选择丁克,也就是终生不生育孩子。

我也是其中一员。



这段时间,我和很多位丁克人士聊了聊他们的生活,在听过我的采访经历后,同事做了一个结论:丁克要么是对生活过于乐观的人,要么是对生活过于悲观的人。

在之前采访中得到的各类答案,似乎最后都可以被划分为这两种。

对生活过于悲观的丁克,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人间本来就是一个炼狱,我已经在这里面煎熬了这么久,为什么还要我的孩子来经受这种痛苦?


少君去做分娩疼痛体验

48岁,结婚了8年的杨子掉说自己没有固定工作,属于社会和经济地位比较低的阶层,自己都苦哈哈,不生孩子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没钱。

丁克们会认为自己是考虑再三、非常理性的人。当他们觉得能力和欲望无法匹配的时候,他们就会干脆利落地割舍掉欲望。

纸尿布、奶粉、幼儿园学费、小学学费、补习班费用,一想到这些,杨子掉就表示:我很怕,心很躁,给我带来很多悲伤。



我问他假设生活在一个很好的环境里,有很多钱,会要孩子吗?他回我:唯有暴富,可以解忧。

而都在30岁出头、在公关和汽车行业打拼的俞雨和赵晨夫妇,则因为担忧无法面对的未来而选择丁克。

俞雨认为生下孩子就有责任保护他到18岁不受任何伤害,如果自己有孩子,肯定恨不得拿一个无菌舱把孩子罩起来。现在,他们没办法提供这种保护。

我觉得听起来非常不能理解,小孩子再脆弱也不至于要担心到直接选择丁克,那我们大家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呢?



他们解释道,不是小孩脆弱,是自己脆弱。出生缺陷、空气质量、校园环境、工作压力在他们看来,威胁无处不在。小孩身上出现哪怕那么一点点损伤,他们都无法接受。

有同样想法的丁克们还在遭受另一些煎熬。伴侣不支持怎么办?父母反对怎么办?老了孤独后悔怎么办?他们一件一件想过,想不出答案,又变得更加悲观。



乐观者则完全不同,他们的主要观点是:现在关于要孩子的理由,没有一条可以说服我。

我自己就属于这个类型,不需要孩子养老、不需要孩子才能带来快乐,想要维持年轻自由、永远不变,老到失去自理能力就主动选择离开。

陈翰宾,今年35岁,不久前放弃一切甚至卖掉房子环游世界的他,是过于乐观类型的佼佼者。



我气势汹汹地拿别人对我的质疑问他:伴侣不支持怎么办?父母反对怎么办?老了孤独怎么办?

他慢条斯理地回答,小时候曾问过母亲一个问题:妈妈你为什么要生下我?他的母亲说:因为你是我和你爸爸爱情的结晶。

母亲的回答给他触动非常大,从此他也认同,生育孩子只有这一个理由。如果孩子提问:妈妈你为什么生下我?妈妈说:为了和伴侣的感情,为了父母的满意,为了老年有所陪伴。这件事情会让他感到非常悲伤。



我不死心地追问:虽然听起来很功利,但你总会担心老了之后的问题吧?

他说自己打算40岁左右,就离开北京开始旅居生活,在每个大洲生活5年。世界上有七大洲,除了南极洲不能长期住人以外,在剩下的六大洲一住,30年就过去了,自己也就70岁了。连自己能不能活到那时候都还未知,所以他从没有担心过那时候是否会孤独。

也许有的人会把这种方式贴上逃避自私的标签,不过在我看来,却也有一丝理想主义者的意味。



有一些朋友听到我去拜访了几位丁克,迫不及待来问一些我采访过的问题:不生孩子父母能同意吗?伴侣能同意吗?老了没人照顾怎么办?

即使听了那么多人的故事,我说自己还是没有得出答案。



当我问出这些问题,丁克们也反问:生了孩子买不起学区房怎么办?空气质量不适合孩子成长怎么办?生小孩要花很多钱,生活水平降低怎么办?因为孩子的加入,夫妻感情破裂怎么办?要花很大时间精力带孩子,事业怎么办?

我们向对方抛掷的问题,都是一些无解的难题,只能具象地传达出我们永久的焦虑。



我的另一些朋友则把这种焦虑撇清,干脆地质疑:这种问题究竟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

就像我问杨子掉,真的不担心老年的生活吗?他说等他老了就找个地方一死,完了。他语气和眼神里有疑惑,像在问我,他自己都不担心的事,我在替他担心什么?



这一切都是个人选择的问题,只是看你所处的环境是否能允许你做这样的选择,以及你是否能承担选择的后果。

在采访中,一位40岁的女丁克提到一段话,我非常认同。在以前,尤其是农业社会的时候,生孩子其实就是创造一个劳动力,他是把人当成一个工具。现在都已经不是农业社会了,现在有那么多选择,你可以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学你自己想学的东西,没有必要非要按照传统的做法,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工具。

在有选择的时代,你爱生就生,不爱生就不生,不就是这样而已?




                                                              ?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6 05:25 , Processed in 0.024674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