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世间真有所谓“江湖学者”,文怀沙应该是最雅擅此道的那一位。如果当代有所谓“国学大师”是名不符实的,那文先生抑或也是最虚有其表的那一个。
文怀沙(?――2018),祖籍湖南
不客气的讲,他的一生,志得意满,几乎都靠招摇撞骗而来。且不论他虚报年龄、妻子五任、强暴妇女、贪财好色、攀权附贵、兜售春药那些丑行秽事,即使以学问论,他也是典型的“国学掮客”。我刚入大学那会,震于声名,曾一气借读过这位“国学大师”的所有大著,翻完只觉匪夷所思,虚名怎可以如此纯盗而来,恶感至今犹烈。
当代文化界闻人,余秋雨、范曾及
文怀沙
三尊大神,我批评最多。可前两位,平心而论,才学还是极秀出挺特的,可疵议者在“文人无行”四字,间或一些浮夸作态令人肉麻。只有文大师,为人为学,由里及外,均是为一大忽悠。
媒体的各种热捧
正是这么一个学术神汉,在商业大潮中文化资本的操作下,在文先生及其经理人的刻意包装下,在“国学热”无聊群氓的跟风瞎捧下,竟然造出了“国学大师文怀沙”的神话;正是这么一个自亵斯文的丑角,可以安富尊荣公然自吹,“知道吗,我跟丘吉尔是一个级别”,中国文化界大概难有比这更浓厚的黑色幽默了。
可以说,这个人在名利场上的亨通荣贵,不仅暴露了当代中国学术圈,藏污纳垢群魔乱舞的荒诞本色;更悲哀地显示,我们的文化传统,在残阙毁禁之后,官民两造差不多只剩下嗜痂捧臭脚这等恶趣味的怪现状。
这三个字,文自称是“此生最重要学术成就”
最近,从“师娘美”到“父子集”的连台好戏,不过学圈积弊至深的一个小面向曝光而已。评论家周泽雄近日就说,“师娘美”这丑闻,和过去的文比起来,真不算啥!
<h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content-box; height: 4px; overflow: visible; margin: 40px auto; padding: 0px; width: 64px; background: rgb(237, 64, 64); outline: none; border-width: initial; border-style: none; border-top-color: initial; color: rgb(34, 34, 34); font-family: "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WenQuanYi Micro Hei", "Helvetica Neue", Arial, sans-serif;">
文怀沙的学术成就,据他自呈,集中在四个领域:一,楚辞;二,红学;三,编纂《四部文明》;四,如巫师咒语般的“正清和”三字经。
“师娘美”闹剧.网传主角徐中民先生照片
可他所标榜自夸的每一项功绩,都无质而野,不伦不类。前两项,基础工作,还功底太欠,言浮于义,粗制滥造;而后二道,根本就是腾笑于人的闹剧,至今让无数人啼笑皆非。这些货色,与其吹嘘是他学问博大的证明,还不如直言是他招摇惑众的证据,实扫地尽矣。
文怀沙的闹剧,不是学界秘密,也不是没人揭他老底,老辈学者黄苗子、沈昌文、王世襄、舒芜、吴祖光、郁风、范用、罗孚等等,都曾或公然或私下,对其人都声明深恶痛绝。诸家文集俱在,有心的读者都不难按查。
吴祖光娶新凤霞,文作为“朋友”,主动揭发造谣吴如何下流,"简直就是当代西门庆"
2009年,知名学者李辉更是连发多文,指其年龄造假、学术造假、私德败坏,压根就是个“江湖骗子”、“文化流氓”,只是很快被更大的喧嚣盖过去;更多的人,震于他一大摞高大上的头衔,缺乏直觉的勇气,讲出自己的怀疑来。而他自己,也以他的厚皮老脸,抵御着纷然而至的非议,余颜不以为意。
著名记者、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辉当年的著名质疑
他自吹自擂的“楚辞名家”身份,无非是给《楚辞》中的名篇,作了点简单通俗的白话翻译工作,如今大学生依仗度娘都能几天完成,竟然还搞得错漏百出,早被群嘲。随手列数例:“吾令蹇修以为理”,他的《屈原离骚今绎》翻译为,“且吩咐钟罄钟清越的声音,替我提亲”(第63页)。稍读点洪兴祖《楚辞补注》的朋友,都会明白“蹇修”译为“钟磐清越的声音”真是不可思议的。
许子东:李辉质疑文怀沙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早应发声
再比如,“望崦嵫而勿迫”一句,他译为“纵使望见你老家的崦嵫山,也别匆促地沉落!”。“勿迫”一词的古典语义很明确,就是不要迫近,即勿靠近之意,咋会是“别匆促地沉落呢”?诸如此等纰漏,比比皆是。
这本《屈原离骚今绎》,乃是他“代表作”,也是其倚为名利套现的敲门砖,可区区100来页的小册子,经复旦徐志啸教授批驳,错讹硬伤就达几十处。古往今来,可有这等的“国学名著”,这般的“活屈原”?也难怪豆瓣该书评论区,读者直接说“忍不了,一坨翔”。
传影射文怀沙的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剧照
他处处不忘自诩大咖的“红学研究”,委实不过就是当初供职出版社时,为别人几部红学著作做了点编辑工作,而他夸口标榜的“红学创见”,也无非仅在这些书籍的“出版说明”中指出,要用唯物主义史观去探究中国古典文学,去考察古典名著《红楼梦》,仅此而已。如果这般货色,都昂昂然在红学圈大观园中成家落户,我不晓得曹雪芹老师会不会心痛。
他自吹法螺的“中华文明巨著工程”,屡屡自矜能佐证他“大师”地位的《四部文明》丛书,尽人皆知就是桩“烂摊子”,是“仕途的押宝”,是空手套白狼的“行骗之资”,始终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最荒诞最搞笑的出版事件”,是权、钱、名合谋搞出来的叻色,因有重量级大佬背书,学界中人只能窃窃私语。
后来,因分赃不均,内讧纷然,知情者也跑出爆料,“是由文怀沙由京弄来一批古书,我们将古书扫描、复印,并没作任何编辑与文笔润饰工作”,“正因所谓的编辑工作没任何文化含量,无非是个体力活,所以编辑部成员,只我一个是大学生,搞点编译工作,其余六七人,最高学历不过高中。倘若说文怀沙对这部书有啥帮助的话,那就是他从京弄来一些古书。其实,这批古书也都是从国家图书馆拿来的”。
早先就流传的关于《四部文明》的内幕报道
文“大师”晚年,除了爱夸美色外,行走坐卧都乐此不疲夸夸其谈自己所谓的“正清和三字经”。他在遭到李辉揭穿后,不敢任何接茬,只曾悻悻然如此给自身辨白:
可见,对他而言,“正清和”三字,不啻于“晚年定论”,是可流芳百世的文化创见。可这所谓的“33字真经”,到底多牛,全文如下:“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这三气也”。据他说法,每天反复念此三十三字真经,可以“让你生命充斥和煦的阳光”,最终抵达长寿难老之境。
名句“平生只有两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实际抄袭自近人王世鼐
呵呵,一列塞满虚饰与滥调的空洞句子,竟有如斯神效?这到底是“国学大师”呢,还是“长春观”门前摆摊哄人的神汉巫师的同行道友?
<h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content-box; height: 4px; overflow: visible; margin: 40px auto; padding: 0px; width: 64px; background: rgb(237, 64, 64); outline: none; border-width: initial; border-style: none; border-top-color: initial; color: rgb(34, 34, 34); font-family: "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WenQuanYi Micro Hei", "Helvetica Neue", Arial, sans-serif;">
文大师的劣迹还有太多,各种荒诞的学术表演,也擢发难数,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唠叨聒噪了。有心人多看时人花边八卦,即可知我所言不虚。
文氏书法――公平地讲,我意文氏绝非一无是处,其书法足以名家
本来,逝者已矣,笔下留面,即为积德。可是,就是这般无品丑类、缺德文氓、不学学棍,至今还被一众跟他利益结盟的徒子贤孙供奉在“国学大师”殿内,实际是在藐视公共常识,践踏学术底线的。
记得1963年,肯尼迪曾在某演讲中如此说,“一个民族彰显它自己,不仅要看它诞生了怎样的人,更要看它尊重与铭记着怎样的人”。在他看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尊重与铭记何人,显露着这个社会共同体的趣味、格调乃至智力水准。
从这句话引申,似乎值得大家共同裁决:我们是否该任由那些欺世盗名者、不学无术者、扯谎成性者、丑陋猥琐者、恶迹斑斑者,端坐在俯瞰我们、嘲笑我们的神坛之上?中国学术,从“师娘美”到“父子集”,无休止的荒诞剧,到底该延续到何日会止?是可忍孰不能忍?
2013年,“国学泰斗文怀沙纪念馆”在宝鸡炎帝陵落基
“盐若失了味,怎么能叫它再咸呢?”《旧约》上的这句话,细想,实在是很沉痛的,也是在提醒人们少些麻木不仁吧。所以,我要尖酸刻薄地写下这些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