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03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温尼伯今年首次发现西尼罗河病例

 关闭 [复制链接]
1039 1
马尼托巴省卫生局于周四证实,温尼伯一位40多岁的女士成为今年第一个人体感染西尼罗河病毒案例。


卫生局官员说,该女子住在温尼伯,症状轻微。相信在今年夏天早些时候,染上了病毒。


西尼罗河病毒由Culex tarsalis 蚊子传播,在夜晚时分数量增加。由于白天变短,有传播病毒的蚊子活动增加,风险也更高。


曼尼托巴省建议居民采取措施减少蚊虫叮咬风险:
    -- 在蚊虫高峰时段减少在户外花费的时间;
    -- 使用适当的驱蚊剂;
    -- 穿浅色,宽松的衣服;
    -- 维护门,纱窗,确保他们紧密贴合,无孔。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评论 1

MJ  企业代表  发表于 2013-8-24 19: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尼罗河病(West Nile Disease) ,又称西尼罗河热( West Nile Fever) 或西尼罗河脑炎( West Nile Virus Encephal itis) , 是由西尼罗河病毒( West Nile Virus , WNV) 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患病动物和病人出现类流感或脑炎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病原学

  西尼罗河病毒是一种B群虫媒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 与黄病毒科病毒中的圣路易脑炎病毒( St. Louis Encephal itis Virus) 、澳洲墨累河谷脑炎病毒(Murray Valley Encephal itis Virus) 以及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Japanese Encephal itis Virus) 等相似,侵袭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脑炎症状[ 1 ,2] 。在电镜下病毒颗粒呈球型,大小20~50nm,有囊膜和蛋白衣壳, 其核酸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 约10000~11000bp[ 3] , 编码三个结构性蛋白( Capsid ,Premembrane , Envelope) 。E 蛋白介导细胞粘附和膜融合,是重要的毒力因子[ 4] 。对最近几次流行的WNV毒株E蛋白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可将WNV分成Ⅰ系和Ⅱ系。大多数WNV 流行株属于Ⅰ系, 包括1999 年和2000 年美国株、1996 年罗马尼亚株、1999 年俄罗斯株等。Ⅱ系包括在非洲中部流行的大多数地方流行病毒株[ 5] 。

  病毒在室温条件下不稳定,易被乙醚、去氧胆酸钠或甲醛灭活。

  流行病学

  1937 年,西尼罗河病毒首次在乌干达的西尼罗河省一名发热妇女的血液中分离出来,故命名为西尼罗河病毒[ 6] 。随后, 埃及、以色列、罗马尼亚、印度、俄罗斯、南非、法国等国家均报告分离到该病毒[ 7] 。

  1999 年,西半球的美国纽约首次分离WNV后,每年有规模不等的爆发, 导致多人发病死亡, 见表1[ 8] 。

  传染源主要为处于病毒血症期的带毒动物和该病毒的自然贮藏宿主( 主要为鸟类) 。人、动物和鸟类等都是易感动物。据报道, 在43 种蚊子, 157 种鸟类,马、狗、山羊等16 种哺乳动物,鳄鱼体内可以检测出病毒,证实可以感染该病[ 9 ,10] 。传播媒介主要是蚊子,包括库蚊、伊蚊和曼蚊。通常仅雌蚊以人和动物血液为生,雄蚊主要采食花蜜。所以人畜被感染的雌蚊叮咬后才可能感染病毒。美国Lawrie 博士认为,虱和硬蜱也可能是重要的传播媒介。新近研究证明,输血、器官移植、垂直传播、哺乳等都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 11 ,12] 。

  WNV的传播循环:WNV 感染鸟类, 并以他们为贮藏宿主。蚊子叮咬带毒鸟类,其唾液腺携带病毒。然后它们叮咬鸟类、家养动物或人时传播病毒,引起发病。人和马等动物不同于鸟类( 贮藏宿主) ,是偶然宿主,他们并非病毒循环所必需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也可引起人和家养动物感染发病[ 13] 。

  本病的发生季节主要在夏末或早秋,而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可全年发生。另外,雨水多、气温高、洪水等自然环境因素可使WNV感染发病率增高。

  病理变化和症状

  西尼罗河病毒的核衣壳是一种剧毒蛋白,会引起感染细胞自行凋亡。脑组织病理变化主要为炎性单核细胞浸润;脑干,特别是延髓广泛受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脑组织坏死区内、神经元内、神经突触部均可检测到WNV。

  潜伏期一般3~15 天[ 14] 。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病, 发病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免疫力较弱者。一般80 %左右的人在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后不发病,也没有任何症状,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人的体内还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并能保持这种抗体数年。仅20 %左右的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头痛、眼痛、肌痛、恶心、厌食等症状,一些患者会有淋巴结肿大和胸腹、背部的皮疹,这时候称该病叫“西尼罗河热”。

  另有不到1 %的感染者由于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严重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颈强直、抽搐、昏迷,这就是”西尼罗河性脑炎”。该病的病死率约为3 %~5 %[ 12 ,13 ,15] 。Austgen 将四只狗经蚊叮咬发病,均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在12~60 小时出现病毒血症,唾液中未检测到病毒。4 只经蚊子叮咬发病的猫在12~36 小时也出现病毒血症,其中3 只表现精神沉郁和波动热,但没有神经症状,另一只猫出现贫血。唾液中均未检测到病毒。经口发病的4 只猫均没有出现发热和神经症状,但2 只出现病毒血症[ 16] 。这说明猫狗等宠物可能也是重要的带毒动物,由于宠物与人关系密切,所以应提高警惕,以防惹病上身。病马体温升高( 39~40 ℃) , 共济失调, 呼吸困难,约40 %表现脑炎症状, 行走不便, 颤抖, 转圈及痉挛,严重者甚至死亡。其症状与狂犬病、马疱疹病毒病、马原生动物脑脊髓炎、东部马脑炎、西部马脑炎或委内瑞拉马脑炎等病相似,注意鉴别诊断[ 13] 。

  诊  断

  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本病一般发生夏秋雨水蚊虫多的季节,人畜共患,并出现发热和脑炎症状,儿童和老人易感且病情严重等,可作出初步诊断。但是要注意与日本脑炎等相区别。一般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降低,脑脊液中蛋白增多、细胞数轻度到中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目前,西尼罗河病毒感染的诊断主要为血清学诊断和核酸增扩检测病毒[ 8] 。血清学诊断方法较多,最重要的是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MAC -ELISA) ,其原理是检测脑脊液中WNV的特异性IgM抗体,敏感性特异性均高[ 17] 。病毒抗原孔的D410nm值超出阴性对照孔D410nm值的2 倍者,判为阳性。

  经MAC- ELISA 法筛检的阳性样品还须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进行进一步检查。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所用的病毒是1999 年在纽约州从美国乌鸦体分离的西尼罗河病毒株NY99 ,引起Vero 细胞产生细胞病变,而用琼脂覆盖后会形成病毒蚀斑。检测时首先将待检马血清做1∶10 和1∶100 稀释,用稀释好的血清与标定的PFU 为100 的NY99 西尼罗河病毒混合,在37 ℃孵育75 分钟,再将混合物接种到单层Vero 细胞的培养瓶内,孵育60 分钟后覆以琼脂,继续培养72 小时,用含中性红的琼脂覆盖1 次,第二天观察记录蚀斑形成情况。若病毒蚀斑减少90 %可判为阳性。

  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主要是RT- PCR,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但用于扩增马脑组织病料时,该方法的敏感性较差,常扩增不出特异性条带。其原因可能是病毒在马的脑组织中复制数量较低,其核酸含量未达到能被检出的水平。为此,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于2001 年建立了从马的脑脊髓组织中检测病毒核酸的巢式RT - PCR。常规方法提取病毒RNV,然后进行2 次RT - PCR。PCR扩增的区域是西尼罗河病毒E 蛋白基因区。将扩增产物电泳,见到248bp 的DNA 条带者判为阳性[ 18] 。

  防  治

  目前没有有效疫苗。但据报告,英国剑桥大学研制的一种疫苗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另,美科学家研究宣布,”嫁接”了西尼罗河病毒基因的登革热疫苗对预防本病有广阔前景[ 11] 。到现在为止,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一般发病后主要对症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所以预防本病的唯一方法——灭蚊和防止被蚊子叮咬——就有了格外重要的意义[ 13] 。

  蚊子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WNV 流行与蚊子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控制、消灭蚊子和避免被蚊子叮咬是最好的预防方法。预防关键是防蚊灭蚊,避免在患病蚊活动区域活动;尽量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在防止蚊虫叮咬上可以用防蚊剂; 尽量关闭门窗。消灭蚊及其幼虫,对蚊虫孳生地喷洒杀虫药,减少蚊的孳生地;隔离阳性动物,尽量避免接触可能被蚊子叮咬的动物[ 14] 。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第24 卷第4 期 2004 年7 月
理财顾问 提供全面保险,投资服务 用加拿大的理财方式,为中国人创造财富! 124 Nature Park Way, Tuxedo Business Park Winnipeg, Manitoba R3P 0X7 手机:(204)952-1512 Website: www.leiren.ca Email: lei.ren@f55f.com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20 05:39 , Processed in 0.021945 second(s), 2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