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662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投身冰雪运动 融入加拿大生活

[复制链接]
662 0
2003年7月2日,国际奥会主席雅克•罗格(Jacques Rogge)在布拉格宣佈,温哥华击败韩国和奥地利的两个城市获得2010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就在那一瞬间,整个温哥华沸腾了。那一届体育盛会的成功举办,为温哥华人留下几十处世界标准的运动馆或赛场,这同时又进一步促进和推广了本地的大众冰雪运动。

温哥华市中心的罗渣士体育馆(Rogers Arena,原通用体育场馆)经常赛事连连,而向那些身着温哥华加人队(Vancouver Canucks)球衣的狂热球迷一眼望去,但亚裔面孔却只占少数,第一代亚洲移民更是寥寥无几。

于是有人说,冰雪运动不是华人所擅长的体育项目。这个观点虽带有偏见,可是十分流行。冰雪运动真的与华人距离遥远吗?

请先不要着急,读完这篇文章,你或许会对冰雪运动产生某种新的想法。

冰雪运动其实是千百年来人类与大自然互动的顶级境界,它不仅是体育运动不可分割的重要竞赛项目,也不仅是世界上数亿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同时还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个特殊层面。

大致说来,专业冰雪运动包括滑冰(例如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竞技滑冰),冰壶,冰球,班迪球,冰钓,俯式雪橇,无舵雪橇,有舵雪橇,雪上摩托车,单板滑雪,滑雪板滑雪,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跳臺滑雪和高山滑雪。一些综合或特殊的项目还包括“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和射击)”、“北欧两项(越野滑雪和跳臺滑雪)”以及适合残障人士的冰雪运动。它们中的多数都已成为四年一度的冬季奥运会和冬季残障人奥运会的竞赛项目。

冬季奥运会简称“冬奥”,首届冬奥召开于法国霞慕尼(Chamonix),那是1924年。迄今为止最后一届冬奥于2010年在温哥华举办,成为加拿大甚至北美近年来的体育盛事。

这里有一组数字上的对比,可以使人清楚地看到冰雪运动近百年来在全世界的巨大发展:1924年参加霞慕尼冬奥的国家是十六个,运动员为258人(女运动员11人);而参加2010年温哥华冬奥的国家上升到八十二个,运动员为2566人(女运动员1044人)。

冰雪运动与加拿大歷史文化紧密相连。有些冰雪运动其实本身就是早期原着民的生存技能之一,例如“冰钓”。冰钓是破冰后在冰层之下的水中利用鱼钩、鱼线进行的钓鱼活动。垂钓者一般坐在冰冻的湖面或河面上,有时则栖身于有取暖设施的小屋。冰钓在北方寒冷的国家盛行,例如加拿大以及美国北方数州。

加拿大歷来在冰雪运动中佔据强大优势,尽管不少出类拔萃的运动员相继退役或移居美国,但后起之秀又源源不断地涌入加国体育大军,继续为国家赢得荣誉。

风靡西方世界的冰球运动起源于加拿大,女子冰球运动也起源于加拿大。着名的国家冰球联盟(National Hockey League, NHL)是加拿大和美国多种不同冰球联盟歷史演变的结果,在北美享有极高的声望。

早在1877年前后,加拿大安大略、魁北克、新斯高沙等地的几支冰球队就已球技超群、所向披靡。1893年,加拿大总督、超级冰球迷史丹利爵士(The Lord Stanley of Preston)花五十美元购买了一尊银盃,赠送给当时的加拿大冰球冠军队。实际上该奖盃的英文全称是“Dominion Hockey Challenge Cup”,不过人们都愿意称其为“Stanley Cup(史丹利杯)”。

一百二十年来,这尊不那么昂贵却象征着无上荣耀的奖盃在北美冰球队中反復易手,而加拿大曾以辉煌的战绩多次赢得史丹利杯––北美冰球劲旅蒙特利尔国民队(Montreal Canadiens)24次得胜,多伦多枫叶队(Toronto Maple Leafs)13次捧杯。 令人遗憾的是,加人队仍然在为奉盃而奋斗。

加拿大运动健将也以卓越的冰雪运动成绩答復了世人对2010年冬奥的期待。在这届冬奥中,加拿大共获得十四枚金牌,成为八十二个参赛国中获得金牌最多的国家(见表)。

其实,冰雪运动的超高水准并不代表加拿大冰雪文化的全部。从一定意义上说,加拿大冰雪运动的普及程度才更使人叹为观止。

冬季的週末,温哥华市中心罗伯森广场(Robson Square)的半开放式圆形冰场总是挤满熘冰者,音乐时而悠扬、时而铿锵。

在加拿大,无论是居住在多伦多、蒙特利尔、渥太华,还是生活在卡尔加里、埃德蒙顿、维多利亚,不少社区活动中心都向民众提供冰上运动设施。在许多市镇的社区活动中心手册上,向青少年读者或幼儿家长介绍滑冰课程的广告比比皆是。

加国儿童从三岁开始练习滑冰、四岁开始冰球训练一点都不奇怪––难怪人们常说,“不会滑冰、不懂冰球就不算是真正的加拿大人”。

即使在温哥华这个冰雪运动盛行的城市,也还是有不少人从来就没有尝试过冰雪运动,而在这种人里华人的比例真不算低。

《都市报》记者曾随机询问周围数十名华人中青年朋友、同事、亲属以及素不相识的偶遇者,多达71%的人回答说他们“从来就没有去试过滑冰或滑雪”––有些人甚至坦承“连想都没想过”。记者还从更大的范围、更多的华人口中得知,人们不去尝试冰雪运动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认为“冰雪运动不适合华裔”,“昂贵”,“奢侈”,“没有时间”,“年龄太大、起步太晚”,“危险”,“还不如从事些更容易做到的活动”,“等以后再说”。

在上述各种不同的原因中,“冰雪运动不适合华裔”似乎很有市场。

而那些在冰雪运动中已经尝到甜头的,大多是年轻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华人。所以就冰雪运动而言,华人世界存在着“代沟”。

不仅如此,“地区差别”也非常显着。一些从中国北方城市移居加拿大的华人更容易瞭解、接触和尝试冰雪运动。

当然,这些结论并不是绝对的。

那么,华人与冰雪运动是否真的无缘? “冰雪运动不适合华裔”的说法是否合理呢?  

首先可以从以下几个事实来判断,证明上述说法至少失之准确。如果留意一下大温地区具有冰上运动设施的社区活动中心,就会看到相当多的华人儿童或青少年参与其中。如果再参观一下山区的滑雪场,或者看一眼从週末SeaBus温哥华一端下渡轮的人流,也会见到不少华人青少年肩扛滑雪板的身影。

看来,华人与冰雪运动并非真的无缘,尽管这“缘分”在华人的年龄结构上显得不够均衡。再进一步说,“冰雪运动不适合华裔”的说法似乎也过于偏颇。

眼下加拿大的花样滑冰王子就是华人青年陈伟群,他的英文名字是Patrick Chan。提起Patrick Chan,加拿大主流媒体就掩盖不住兴奋与骄傲,好像他是一位正宗的加拿大白人––可他恰恰就是一个纯粹的华裔。

出身华人知识份子兼政府官员家庭,陈伟群1990年12月31日降生于渥太华。隆冬季节出生在冰雪覆盖长达半年的雪都,这无异于在强烈地预示着这名婴儿的未来。

陈伟群的父亲陈灿赐四岁从香港移居加拿大,后来成为律师,曾出任安大略省移民厅长的办公室主任(chief staff),母亲陈月美是从香港赴加拿大留学的知识妇女。这对夫妻都是体育运动的积极分子:陈灿赐是魁北克省乒乓球冠军,而陈月美网球球技出众,据说怀孕八个月还挥拍上场。

父母为儿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加上本人的天赋,陈伟群后来有幸受教于加拿大花样滑冰着名教练奥斯本•科尔森(Osborne Colson),从此技艺不断飞跃。近年来,他在国际国内赛事中,凯歌高奏,高难度动作以致得分甚至屡次打破世界纪录。

说一口流利英语、法语和广东话,目前正在积极学习国语的陈伟群,鉴于他才22周岁,人们普遍认为他将获得更大的成就。虽然他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时,发挥未如理想未能获得奖牌,以他目前的身手,只要发挥得当,他将是2014年冬奥花样滑冰男子冠军的热门人选。

陈伟群的故事使“冰雪运动不适合华裔”之说受到挑战。其实,只要条件具备,训练得当,加之本人天赋与勤学苦练,华人在冰雪运动中出成绩是完全可能的。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

关注

3

粉丝

1036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4 23:26 , Processed in 0.019050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