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00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青春永驻这事科学家正想办法 探究"不老"秘密在路上

[复制链接]
100 0

  来源:科技日报


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操秀英

  人类一直梦想着能青春永驻。从古至今,关于寻找长生不老秘方的故事层出不穷。与很多人印象中“歪门邪道”不同的是,衰老生物学其实是一门严肃的学科,科学家们在抗衰老领域做出很多尚未被公众了解的成绩。

  在BBC近日推送的播客《明日世界》中,主持人介绍了一些正在研究减缓、甚至阻止衰老进程的科研人员。衰老这种被认为是自然规律的事真的可逆吗?衰老生物学的前沿在关注什么,“长生不老”能实现吗?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科学家找到不少调控生命的密码

  衰老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近几十年的热点方向。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董梦秋此前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曾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大部分人觉得研究衰老没有意义,认为衰老是随机、不可调控的。直到1993年,一位线虫研究专家在线虫里发现一个基因突变,这个突变可导致线虫的寿命翻倍。后来有人在果蝇里也发现胰岛素信号通路跟衰老有关,在人类遗传学资料中也有线索支持,研究空间被打开。

  “现代科学对抗衰老的研究确实时间还不长,如果从首次发现小动物的寿命可调控算起,也就几十年的时间。”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蔡时青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自那以后,该领域的进展很快,尤其是在寿命调控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

  简单说来,线虫生物学的开拓者、2002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生物学家悉尼?布伦纳等人开始利用线虫作为模式生物研究发育生物学问题,线虫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各个分支领域。

  随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凯尼恩教授实验室1993年在《自然》杂志上报道了编码胰岛素受体样蛋白的基因Daf-2突变后线虫的寿命增加了一倍,这项研究称得上是衰老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工作,首次揭示单基因可以调控动物寿命,开启了人们对寿命调控机制研究的新时代。“截至目前,科学家陆陆续续发现了上百个与动物寿命延长相关的基因,这些长寿基因的发现,使人们对于寿命控制机制有了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蔡时青说。

  探究“不老”秘密在路上

  基于这些科研成果,资本开始闻风而动。“谷歌、雅虎等都开始成立公司去开发延长寿命的药。”蔡时青说,治疗糖尿病的常见药物二甲双胍就被证实可以延长啮齿动物的寿命。“总体而言,寿命的可调控已经是一个事实,并且科学家找到了一些方法。”蔡时青说,但同时,科研人员发现,寿命的延长与高品质的生活是两回事,“‘长生’和‘不老’其实是两个概念,目前,‘长生’在某种程度成为可能,而‘不老’是目前衰老生物学的前沿方向之一。”

  “如果将寿命从80岁延长到100岁,但后面的20年人的各种身体机能还在退化,那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蔡时青说,在延长寿命的同时保持各种机能的活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年轻,是他的课题组研究方向之一。

  众所周知,大部分人的行为和认知功能会随着衰老逐渐退化,然而也有一些人在耄耋之年仍能保持较好的活力。蔡时青团队选择从衰老速度在个体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入手,发现神经肽信号在衰老动物行为退化过程中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一工作首次揭示了个体之间衰老速度差异的遗传基础,发现一条新的信号通路调控动物衰老,阐明了神经肽介导的胶质细胞―神经元信号在衰老速度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是近年来衰老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于去年11月被《自然》以长篇论文形式报道。

  “返老还童技术”尚处在实验阶段

  正如蔡时青所说,各国科学家在逐步解读“长生”密码的同时,开始将重点转移到探究“不老”的秘密。

  加州“掌控可忽略衰老研究基金会”首席科学官德格雷表示,他们的目标是为中年和老年人研发出一套特定疗法,让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年龄与30岁以下的年轻人相当。德格雷说,他们想“修正30岁到70岁间的不良变化”。他认为,与衰老相应而生、导致相关疾病的细胞损伤主要与七项生理因素有关:组织细胞更新速度偏慢、细胞增殖失去控制(如癌症)、细胞未按规定时间死亡(如癌症)、线粒体DNA受损、废物在细胞内堆积、废物在细胞外堆积、以及细胞外基质僵硬。

  德格雷称,他们已经找到应对上述所有问题的方法,可以用他们研发的疗法来解决。他认为,干细胞疗法可以解决第一个问题,可以为组织提供新鲜的年轻细胞,替换在衰老过程中死亡的细胞,而其他问题,如细胞未按规定时间死亡等,则需要更加复杂的解决方案。在他看来,未来的“返老还童技术”能够将老年人体内的细胞转化为年轻时的状态,理想状态下,60岁老年人的生理水平可以恢复到30岁的水平。

  与此同时,各国科学家从不同方面研究“如何让人保持年轻”这一课题。例如,2017年,美国杜克大学丹尼尔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对抗衰老的简单办法。该团队分析,在饮食中合理控制热量的摄入能够有效减缓个体生理年龄的衰老。这也就意味着,人们能够通过合理的饮食热量控制,让自己青春“留驻”。

  此外,来自杨百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相比静坐生活方式以及中等水平活动的人群而言,那些持续进行高水平体育活动的人群机体细胞中的端粒要明显更长一些。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蛋白帽状结构,就像我们机体的生物钟一样和年龄直接相关,每当细胞分裂一次,我们就会失去一小部分端粒,因此随着机体变老,我们的端粒也会越来越短。研究发现,高水平体育活动人群机体的端粒要比静坐人群机体的端粒高出9年的生物老化优势,要比中等活动人群的端粒高出7年的生物老化优势。

  “总体而言,同行们都在用各种方式来寻找抗衰老的方法,但大多仍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蔡时青说。他分析,衰老是个特别复杂的过程。学术界对衰老的原因提供了多种假说,试图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解释,包括氧化自由基损伤假说、端粒假说、错误蛋白质合成假说、基因突变累积假说等。“然而上述假说只能解释部分衰老现象。”蔡时青说。

  “同时,由于人体实验时间太长,相比其他药品,抗衰老药物的开发周期也会特别长。”蔡时青说,虽然学术界近年来有一些让人兴奋的成果,但抗衰老研究从学术走向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30 02:26 , Processed in 0.020052 second(s), 2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