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66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中山大学冯珑珑教授:我国天文研究不缺人才缺设备

[复制链接]
166 0



  新浪科技讯 11月17日晚间消息, 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F2科学峰会于11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李家洋、张启发、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林本坚悉数到场,同时,还有八十余位世界顶级科学家带来的科学盛宴。在会场,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冯珑珑接受了新浪科技的采访。

  今年,是未来论坛举办的第三次颁奖典礼,冯珑珑表示,他是第一次参加这个论坛,他觉得办的很好,对于推广科普,提高公众对科学的好奇心,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资料显示,冯珑珑曾负责组建星系宇宙学数值模拟实验室,对此,冯珑珑表示,这个项目是他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组建的,用来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这就相当于一个大数据处理团队。冯珑珑介绍,现在的天文望远镜观测产生的数据是海量的,同时,我们要进行模拟数据的量也非常大,所以需要借助超级计算机来进行研究。

  对于如此海量的数据,能否借助人工智能来进行研究呢?冯珑珑表示,人工智能已经慢慢进入了天文研究领域,但目前尚未推广开来,不过在一些领域已经开始应用人工智能,如在研究弱引力透镜效应时,通过人工提供一定量的样本,让机器来学习相应算法,进而可以代替人,去进行相关的情景模拟。

  前段时间,FAST射电望远镜10万年薪难招人才事件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对此,冯珑珑认为,如果只是招聘一个观测助手的话,对比贵州当地的经济条件, 10万年薪倒还可以,但是如果是招聘真正做研究人员的话,目前10万年薪肯定招不到人。

  聊及在天文领域中国和国外有哪些差距,冯珑珑表示,和国外相比,我国不缺人才,但缺少大型观测设备,因为天文学其实是一门观测学科,完全受限于设备。

  作为一名科学家,冯珑珑也热衷于科普事业,他在中山大学开展了通识课程选修课,目前,学生的反馈还挺好。

  如何培养研究生走向学术的道路,冯珑珑认为,要想在学术上有所发展,首先一定要对科学感兴趣,但现在有些同学功利性较高,他不太认可这样的学生。(赵河雨)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9 18:43 , Processed in 0.025823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