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1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中国房企大裁员:恨你,但离不开你

[复制链接]
213 0
                        过去几年的市场行情,揠苗助长了很多地产公司,现在它们回到了原形。



(当前这一轮房地产裁员是部分房企战略溃败的产物。 图/视觉中国)
《财经》记者 董文艳 | 文马克 | 编辑

向《财经》记者提起公司最近的大裁员,秦岭五味杂陈。“本来准备唱一出大戏,戏台都搭了这么久,结果戏还没唱,戏台说拆就拆了。”

秦岭是一家销售额排名前十的房企的中层管理者,那一天,他所在的业务集团被紧急通知裁撤。一周之内,身边的同事一个接一个减少。每天都不断有人被HR叫去谈话,然后以最快速度离开公司。行政人员开始用碎纸机粉碎各类文件资料,人声鼎沸的公司走廊忽然沉寂。秦岭每天照常来公司上班,点咖啡,点外卖,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直到那天他也被HR叫走。

不只是秦岭所在的公司,2018年下半年,裁员波及几乎所有千亿级地产大公司:万科、碧桂园、华夏幸福(26.390, -0.21,-0.79%)、旭辉、泰禾……

一场大型现场版“杀人”游戏正在很多写字楼里上演:天黑请闭眼,天亮请睁眼,然后总有人被干掉。不安全感替代了半年前的侥幸与乐观,成为员工中的主流情绪,在各大房企流传开来。

当中国房地产调控走向深处,许多开发商发现自己赌错了。六个月前,他们打赌,调控会在不远的将来松绑,高价地上依然能生长出高价房;四个月前,他们说过往历史说明市场很快会触底反弹,消费者将再次涌向售楼处;两个月前,他们发现风险意识更强的同行已经开始调整队形,为寒冬做准备;今天,越来越多的房企闭口不谈未来的行业走向,因为他们过去预测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发生。与此同时,房子滞销,现金回流速度迟缓,房企的压力越来越大。

放弃妄想,保持敬畏,这是不少房地产从业者在本轮调控中上的最重要一课。这次调控从2016年底开始,它比往次更准、更狠,更长。也是在此刻,许多从业者真正理解了那句话的力量――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2015年到2016年,房地产行业享受了一场盛宴,很多房企的销售额和利润都以自己都大吃一惊的速度增长。央行从2014年开始接连降息、降准,货币如潮水般涌入房地产,许多开发商被资金巨浪抬上高位,行业对人的需求空前膨胀,一个闭着眼睛也能卖房的时代横空出世。

今年11月,在接受《财经》记者的一次视频专访中,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说,今天的中国房地产已经非常危险,需要调整。

“我觉得特别遗憾,中国的房地产公司老板80%的精力都在资本运作上。”潘石屹说,如果把房企都变成小的政府、小的银行,那是错误的。接下来,能健康活下去的房企,跟公司大小无关,跟两点有关,一是负债率不能高,二是要有能力建好房子。

被辞退

公司HR终于请秦岭踏进谈判屋时,他身边的兄弟们有不少已经走人了。在后来的日子里,秦岭发现,前同事中已经有一部分人以妥协的姿态自降身价,才找到了下一份工作。另一部分人的情绪则定格在了那个工作终结的时刻。从朋友圈到微信群,他们怨恨、咒骂、不解,充分表达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秦岭看到有同事在各类公司群里破口大骂,他们认为公司粗暴,不可理喻,不尊重人才,这种情绪迅速得到很多人的呼应。一位被裁掉的员工说,“留下来的人一定比被裁掉的人好吗?”愤怒过后,心寒和乏力感开始占据上风。很多人要接受更残酷的现实,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过了能胜任下一份工作的最佳年龄。

在中国,很多房地产职业经理人面临尴尬的40岁就业命题。这些人大部分从房地产黄金时代走过来,他们是过去辉煌时代的影子,被投射在历史的墙面上,他们中很多人职位的最高点可能会永远留在过去。

最糟糕的情形是在毫无准备之下被辞退。仓促之间,想要找到同等位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各公司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相对糟糕的情形是你到了40岁,却还没有爬到中层管理者的位置,甚至有比你年轻而强悍的后来者在以火箭般的速度升迁,对你来说,职场的天花板正在迅速下沉。

尤其在一些闽籍开发商那里,年龄正在成为一道分水岭。40岁之前的人被视为有活力有干劲,40岁之后的人则被认为做事保守。一些公司甚至在内部喊出“城市总经理只要80后”。

不出意料,等待秦岭的也是一份辞退通知单,以及一份补偿协议。三个月的薪水补偿,看似杯水车薪,但是人资部门已经用尽全力。秦岭发现,HR的脸上已经看不出一点点情绪的波澜。他以最快的速度签下了名字,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家公司。

每一次跳槽都是一场冒险。秦岭所在的部门是公司新开辟的业务,两年前,这家排行前十名的地产公司宣布要进军热点城市,用重金招兵买马,迅速拉起了一支队伍。队员们来自四面八方,唯一共同点是都来自知名房地产公司,不少人桀骜不驯,甚至互相看不顺眼。

公司老板曾经对他们委以重任,无数次在内部大会上表达对新业务的期许之情。如果不是遭遇资金紧张,也许管理层的耐心会更长久一些。但现在他们等不及了,哪怕有些新项目只差临门一脚就可以落地。

对员工而言,这就像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太阳就要升起来了,但窗帘突然又被拉上,一切复归黑暗之中。

裁员谈判官(电视剧)

两年前,开展创新型业务是房地产行业的潮流,大型房企们纷纷宣布进军新业务,有的将“房地产”三个字从公司名字中去掉,有的公开宣布已经不是房地产公司。新业务从相关性强的长租公寓、共享办公、养老医疗地产到完全跨界的娱乐体育芯片机器人(13.690,-0.17, -1.23%)物联网,不一而足。

如今,房企们发现,新业务越来越成为资金窟窿,投入与产出远远不成正比。只有传统地产开发业务才是现金牛,他们开始回归传统赛道。

而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房企的传统业务也在艰难前行。这份企业名单里甚至包含了很多网红大牌房企,其掌舵者屡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不久前,一位TOP10房企老板给公司总部所在地的市政府领导发出了一封求助信,陈述公司的资金窘迫,房子不好卖了,请求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希望金融机构能够展期。在信件中,他提醒政府注意一个显著事实:这么多年,公司一直是当地的纳税大户。

讽刺的是,八个月前,他们还在豪掷广告费,一副“不差钱”的大户形象。

常凯仪在一家中型房地产公司任部门负责人,他告诉《财经》记者,自己也接到了公司的裁员指令。不同的是,他这次扮演的是“裁员面谈官”。由于市场趋冷,项目销售现金回流有限,人员成本过高,他的部门被通知至少要裁掉三分之一。

经过详细梳理,他开始逐一约谈员工,告知这个遗憾的决定。约谈过程中,他发现员工中有一个反差极大的现象。那些能力强的人往往二话不说,迅速接受公司安排,直接谈离职方案,表现得潇洒痛快;那些能力不够强,平日大多在混日子的人,想解雇他们却颇费周折。这些人先是尽可能争取留下来,期望落空后就迅速改变诉求,希望获得一个超标准的赔偿方案。

“第一类员工希望保住最后的体面,第二类员工则希望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常凯仪说。

幸存者

那些依靠实力或运气留下来的人,只能通过加倍努力去对冲无所不在的不安全感。

林然和秦岭一样,刚刚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裁员。不同的是,他被视为核心力量留了下来,但他并未因此兴高采烈。几个月前,曾经有猎头找到他,说一家闽系房企为他提供了一个三倍薪水的岗位。林然犹豫了很久,因为担忧做不长久而没有接受。他本来想以此为筹码,和上司谈判加薪。想不到裁员风暴迅速逼近,别说加薪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保住了现在的位置。后来,他打听到那家闽系房企如今也在裁员。

“我现在是走一步看一步,不去想未来的事情。”林然说。

这种复杂的幸存感正在许多房企的中层管理者中间弥漫。在与地产同行的一次私下聚会上,刘伟?发现,今年圈内人对于职位、薪酬的预期比往年下降了不少。

刘伟?在一家大型房企做人力资源管理。他发现,以前大家凑在一起,总爱相互推荐更好的工作机会。而现在,在职的人都在劝其他人,不要轻举妄动,首要的是保住位子。

那些已经丢掉工作机会的人,也不再像过去倾向于等一个自己更心仪的岗位。在这次聚会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表示,即使薪酬和职级比过去低一点,也愿意尝试。因为行情变了,可能越等越糟糕。

“今年的跳槽气氛是这几年最悲观的。”刘伟?说。



(危机感之下,人人平等,任何一个岗位都可能被冲击。 图/视觉中国)
跑龙套

与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不同,许多应届毕业生今年刚踏入地产行业,他们与这波地产裁员潮迎面相撞,陷入迷茫。他们中的不少人经过了校招的层层选拔,不料刚就业就失业,在房地产圈短暂地跑了一回龙套。

一位刚被裁员的校招生告诉《财经》记者,她入职不足五个月,因为毕业院校不是211而被裁,公司的官方说法是,这是优化人才结构的正常动作。事实上,不少开发商对人才的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行业高峰期大手笔招人,低谷期大手笔裁人,简单随意。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房企人力成本相比土地溢价和资金成本,在公司总成本中的比例太低,这导致开发商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个别房企已经提出要提高人才招聘标准,但这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标准的提高不代表人才管理的升级,人才需要深度加工与培养,而非只是拿来主义。

“以招聘而不是以培养为主导的人才策略注定会失败。”一位房地产界的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对《财经》记者说。前者公司和员工的关系是交易关系,如同“一夜情”;后者是共生关系,如同“婚姻”。而中国开发商对待人才的态度大多是前者,是短视的。

业界对校招生持长线培养观的公司有万科、中海、龙湖。这三家公司有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它们的校招计划维系多年。早年,它们学习外企思路,比如惠普之道,鼓励员工长期服务,因此要为员工成长买单。但它们的这一人才观念目前也在改变。

因此,地产新人在入行前,除了要看薪资待遇、企业成长性,还要结合行业大势。鲜有应届毕业生具备这样的能力。

刹车

房企裁员风暴中,有不甘、有坚强、有眼泪、有愤恨、有理性,也有自欺欺人。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许多从业者中,不论是像秦岭那样被裁掉的人,像林然那样侥幸逃生的人,还是像常凯仪那样不得不动刀子裁别人的人,都表达了对房地产后市的迷茫感,房企职场生存的不易感,以及对这场裁员风暴几时结束的未知感。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件事:在行业入冬时,企业要生存,必须为自己储存能量。

麦肯锡咨询团队是不少大型房企老板的座上宾。麦肯锡有一套著名的“不晋则退”用人理论,建议公司尽早裁掉那些排名最后10%、25%或33%的人员,为了雇佣更廉价的新劳动力,甚至要忍痛裁掉那些经验丰富且对公司忠心耿耿的老员工。麦肯锡认为,老员工所消耗的成本高于新员工,而他们之中很多人的绩效并无差别。

这一轮房企大裁员不是史上第一次,它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裁员不仅是为了节省成本,改善现金流,还伴随着业务架构的调整。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开发商拉下过裁员闸门,但那时许多公司裁撤的是业务支持性岗位,以虚职更多,很少涉及主体业务部门。这是一种被动应对大势的收缩。

2013年-2014年,开发商们第一次向设计、营销、投资等业务部门动刀,开始减员增效。那时的裁员特征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有老牌公司在裁员、收缩,也有新秀企业在加速扩张、招人,被裁掉的人可以迅速转场。

对房地产专业的重视也在分化。四五年前,旭辉、阳光城(5.500,-0.02,-0.36%)这类闽系房企积极加仓买地,龙湖开始重视市场与客户研究,融创和碧桂园的渠道营销建设被提到高位。而当前这一轮房地产裁员与调整,更像是前两年地产空前大繁荣下的收缩,是部分房企战略溃败的产物,也是企业大刹车时的甩包袱,这足以将很多地产从业者打回原形。

在本轮调控之前,央行从2014年开始接连降息、降准,货币如潮水般涌入房地产,催生了一轮地产盛世。许多开发商被巨量的资金巨浪抬上高位,行业又迎来一个闭着眼睛也能卖房的时代,对人的需求空前膨胀。

此后,一些开发商开始加速快跑,用资金堆规模,用人海战术堆销售额,却不追求产品升级创新,不在乎组织是否进化,也缺乏市场敬畏,对人才专业性的尊重在降低。但这一过程中,很多年轻人也迅速走上管理岗位,实现了业绩狂欢、职业腾飞、个人财务自由。

房地产从业者的门槛也在变得模糊。过去几年,健身房教练、餐厅服务员、理发师、空乘人员、非知名演员都赶来卖房子,挤进了地产圈。

“地产人最爱犯的错,就是错把市场大势当成自己的能力。”一位地产从业者说。

2016年9月30日,新一轮调控启动,一路加码,延续至今,去年底以来,售楼处开始降温,行业气氛由乐观转向悲观。此刻,刹车是第一位的,裁员与业务调整,是这轮寒冬中,开发商甩出包袱、力保生存的第一步。

除了裁掉那些产能过剩的一线人员,管理层也在裁员队列。开发商意识到组织架构要扁平化,许多部门中间层级的管理者被清除出去。核心目标是,对市场反应更快,业务效率和人员单产更高。

“现在裁员很凶猛的公司,哪一个不是前两年疯狂扩张的?”上述地产从业者说。危机感之下,人人平等,任何一个岗位都可能被冲击。

过去几年的市场行情,揠苗助长了很多地产公司。现在,它们回到了原形。

洗牌

这一次,被裁掉、被整顿出去的人,合适的再就业机会更少。多位地产猎头告诉《财经》记者,逆势大扩张的公司目前很少,此刻还在社招的地产公司,要么是地方国企,要么是一些中西部的中小房企。“现在跳槽,基本上不可能加薪,不降薪就很不错。”

地产行情变化,房企需要经营战略升级,人才队伍也需要洗牌和升级。

两年前,常凯仪被公司调到广州,在项目工地上待了很多天。在那段时间里,他看到他的很多同事,每天在项目上并不忙,常常炒股看大盘,聊天,喝茶,无所事事。他心生感慨:这些人毫无进步,但是碰上了好的市场行情,怎么做都赚钱,所有人都是公司的功臣。

思考未来对地产职业经理人来说太难了,因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也只有不断思考如何与时俱进,才可能让自己成为那个不会被轻易取代的人。

房地产职业经理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技术派。这类人出身于工程、设计、营销、投资等房地产专业背景,一技傍身,专业主义至上,大多数不屑于办公室权斗,往往也难以坐到高位。过去,这类人才领略到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在不同阶段成为各家房企争抢的热门人才。

第二类是忠臣派。这类人要么很早就加入公司,要么在老板或管理层起步时就展示了自己全方位投入的能力,忠心耿耿,经过时光的洗涤,成为公司文化的底色。不同的阶段,他们在公司的“压舱石”与“改革障碍”两大角色中不断切换,但是,他们始终是老板信任的人。这类人能够坐到高位,但他们的风险是,被公司同化得越强,一旦人事变故,融入外部环境的能力也越低。他们是市场成色不足的职业经理人。

第三类是权谋派。这类人善玩权力游戏,他们研究怎么管理人、安置人,懂得站队与组队,对如何使用与捍卫权力得心应手。在业务上谋篇布局,有不错的视野与高度。这类人属于管理型人才,但往往年岁渐长,知识架构与能力体系需要更新。当房地产新时代来临,他们很可能是洗牌的重点对象。

房地产资本时代已经在快马加鞭的路上,金融资本正在房地产行业索取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比如中国平安入股华夏幸福,并派驻高管人员,对业务提出新设想。

“现在开发商对人才的资本运作能力要求越来越强。”房企人力资源官刘伟?说。

一批向金融资本效忠的房地产职业经理人可能成为明日之星。他们具有更强的财务背景与金融属性,高度顺应资本的意志,考虑问题更加金融角度与资本偏好,更适应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后的需求。

刘伟?感慨,地产人总是周期性痛苦,对这个行业又爱又恨,但“地产人离不开这个行业,因为在地产待久了,又怎么能接受其他行业的薪酬呢”?

(应受访者请求,秦岭、常凯仪、林然、刘伟?皆为化名)

(本文首刊于2018年12月10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9 19:26 , Processed in 0.030386 second(s), 30 queries .